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巴爾札克特展之好驚喜

 

【策展單位】
國立台灣文學館繼「俄羅斯文學三巨人」、「台灣文學館の魅力」等國際交流展後,2010年特辦理法國文豪「巴爾札克文學特展」。根據法國在台協會表示,除過去由法國籌畫執行來台的各類巡迴展之外,本展為第一個真正由台、法合作,台灣自行執行的第一個台法國際交流展。

【展覽簡介】

奧諾雷.德.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為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因曾在一幅拿破崙的畫像上寫下:「彼(拿破崙)以劍無法完成的事,余以筆完成。」,欲藉筆征服人類社會之豪語,而有「文學拿破崙」之稱。巴爾札克自1834年開始,有系統地匯整其著作,陸續寫出一系列長篇社會小說,反映革命後法國社會生活,構成長幅畫卷,並於1840年取名為《人間喜劇》(Comédie Humaine)。其中所含各類小說與隨筆90餘部,出場人物2,400多人,廣泛反映19世紀上半法國社會風貌。為人類文學史上罕見的文學豐碑,被視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

看展心得                                                                                                                                                 
  
會去看這個文學展完全是因為法文系老同學的主動邀約,因為自己不是愛看展之人,當初也是抱著吃飯聚聚順便看展的心態,沒太多期待,畢竟文字還能發揮到什麼地步呢?

不過到了現場真的好驚喜,因為門票竟然只要新台幣20元!比一杯珍珠奶茶、一份甜不辣、一碗豆花還便宜,當場不免替巴爾札克這位法國文豪感到一絲絲不甘跟心痛。




兩個蔣公勝過一個巴爾札克

Mal au coeur!  (我心痛)




進到展覽區裡頭,細細讀著睽違已久的法文詩,一開始好像走進充滿芬多精的森林,頓時五體通暢。巴爾札克的情詩尤其精彩,從文字就能感受到法國人的浪漫情懷跟對愛情的濃烈渴求。




這個文學展在空間設計、陳列方式也讓我非常驚喜。一開始的歷史牆將三個空間:法國歷史大事記、巴爾札克個人生平、台灣文學史,水平地呈現在同一條時間軸上,主人翁的部分以白色強調,時代背景則扮演好陪襯角色,以不搶眼的紅色呈現。



一般為了更貼近時空背景,會使用當時的照片或文物來加深歷史感,這裡卻是使用石膏來演繹每一則歷史故事,也有可能200年前的文物已經不可考了,但這種「演出」而不是「展示」的方式讓人滿耳目一新的。

法國歷史區我最喜歡的是用紙雕做成的《孤雛淚》封面


左:送子鳥代表巴爾札克的出生。右:垃圾桶裡的紙團代表他的懷才不遇

左:情書代表陷入熱戀。右:碎掉的撲滿代表負債累累

這裡更有趣了,壞損的石膏像代表情人的逝去



歷史區結束後是一堆畫作,包含當時對法國詩壇的諷刺畫,還有巴爾札克一生當中多任情人的肖像畫,這裡需要語音導覽手機的講解,租借費是NT50元(比門票還貴...)。


A區的最後是巴爾札克親筆手稿區,這裡用投影片方式將一張張的手稿修改圖照在玻璃上,這樣一來,讓人可以透過光影清楚觀看如果擺在玻璃櫥當中一定看攏無的手稿圖。



手稿區中間放的是一隻銅鑄手掌,19世紀法國會在偉人逝世後打造銅像人身,供世人觀瞻憑弔,不過巴爾札克當時生的疾病讓他的面容無法辨識,最後則是將他執筆的右手留下來。



從A區走到B區的走廊上,放著一台螢幕,走進一看原來是他的知名作品《高老頭》,這裡用一張彩色畫作交代作品當中住在伏蓋公寓的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



彩色畫下方的螢幕則是秀出每個角色的Facebook塗鴉牆,右欄的廣告煞有其事的設計成符合時代背景的物件,像是催情香水、某某夫人的生日舞會、還有誠信典當的當鋪等等,這種將傳統文學跟現代科技巧妙結合的新嚐試,我覺得非常棒(雖然發言口吻極度現代人是唯一美中不足,但反而變成幽默的違和感)。



B區的一開始是藝術家眼中的巴爾札克,在這裡竟然還可以看到藝術家畢卡索的作品,20元真的真的太划算了啦!




畢卡索眼中的巴爾札克,左下角那張真是簡潔有趣


B區總共有三塊,從畢卡索走到B-2的走廊上擺著幾張桌子,桌上放著巴爾札克的文學作品,牆上則是作品的電影劇照,這一區真的設計得太完美,物品也展示到、看展人也休息到、空間人文味也大大提升。



B-2區是以超現實主義為概念,將展場分為左右兩個互為鏡射的空間,右側(綠色牆面)象徵現實世界,可以看到化學元素週期表;左側(白色牆面)則象徵巴爾札克創作的想像世界,由J.J.Grandville在1840年繪製的《巴黎人自畫像》版畫作品。

這個展場也企圖傳達巴爾札克的寫作也是運用科學的方式,將形形色色的人物圖像分門別類,放入他想像世界的小木盒中,在寫作的時候將盒子打開,去研究每一個人物的特徵與性格。











B-3有一個龐大的書櫃,將巴爾札克的知名作品整齊排列,雖然佔空間又無法展示很多東西,但這種方式讓人對他的作品更印象深刻,還可以從書背上一窺每個作品主人翁的模樣。



B-3區正中央則擺著一本翻開的大書,走近一看是漫畫,而且手在書上揮動做翻頁動作,書上的漫畫框會自動跳出,一格一格演出,讓人可以透過動態圖像閱讀文學,一樣是非常巧妙又加分的結合。




不管是什麼展覽,都不能錯過最後一站,一定要逛完紀念用品店,才算是看完展覽。店門外的一張海報也讓我非常驚喜,雖然店內真正關於巴爾札克的紀念品並不多,大多是原本的常設商品,但國立臺灣文學館注重商品形象包裝這件事,已經深植我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